那天早上從礁溪出發,沿濱海公路一路開到大里,到了大里,只有我一個人下車,老爸他們三人就開車到福隆去等我,帶著一把雨傘及300C.C.的水,我就往草嶺古道出發,就在準備出發的時候,突如其來的陣痛(肚子),讓我沒辦法繼續前進,心想到底是要放棄還是要繼續走時,算了,來都來了,不走實在可惜,於是換了換零錢,到廁所解決後,如釋重負般地踏上我的旅程。
原本以為不會有太多人走,畢竟不是假日,但是路上還是看到了少許的登山客,還有兩群來自國外的孩子,讓我擔憂的心減輕了不少。一路上我以輕快的步伐,一路超越了路上的登山客,到了觀景亭做了第一次休息。

這時候我只花了20分鐘,和地圖上所寫的足足少了一半的時間,心想:如果以這樣的速度,搞不好我可以在一半的時間內征服這條步道。但是事情並不是白癡所想的那麼簡單,接下來的路程,變得非常的陡峭,我的速度也變慢了許多,速度也變得和地圖上所寫的相差不多,到了啞口時,

已經有點喘不過氣來了,於是在這裡休息了大概15分鐘。一開始在地圖上看到一個"觀景台"和一個"啞口觀景台",原本還天真的以為啞口觀景台所看到的風景會讓人啞口,到了這裡才知道原來是如照片上的這個啞口,這時候當然不免嘲笑了自己一番。但是看著眼前的這片景象,不禁讓我開始想像古時候如果在這裡發生戰爭,這裡一定是一個突擊的好地方,心中便開始想像著戰爭的畫面。
接著往下走,大概一百公尺後,來到了這趟旅程的重點,"虎字碑"。

看到虎字碑後,心想這趟旅程值得了,終於在現場看到了過去在歷史課本上所看到的虎字碑。接下來的路程,開始都是下坡,雖然沒有比較好走,但是卻省力了不少,讓我原本快抬不起來的大腿又恢復了活力。一路上也沒有在中途休息,一路殺到了親水公園。路上經過了"雄鎮蠻煙"

,跌死馬橋等等。最讓我無法理解的就是當我經過跌死馬橋時,他一點都不像會跌死馬的橋,所以我也錯過了把它拍下來的機會,因為直到我回來後,才發現我有經過跌死馬橋。


最後到了遠望坑親水公園後,我停下了腳步,沒有繼續往下走到福隆火車站,因為老爸說他們要到這裡來接我。這裡整理得非常整齊而且漂亮。





有照片為證,沒想到我的手機也能夠拍出這樣的相片。這一路走來,我想到了古時候的人,靠著這條路走到宜蘭地區去開墾,或許他們不是常常在走,但是想到以前他們只能用走的,就能夠深刻的體會他們的辛苦,也珍惜我們現在的方便。這是一個很棒的步道,但是花費的體力不少,改天找機會再找朋友一起走吧,應該會別有一般風味吧!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